【原文】
天之道,其猶張弓與?高者抑之,下者舉之;有余者損之,不足者補之。天之道,損有余而補不足。人之道,則不然,損不足以奉有余。孰能有余以奉天下?唯有道者。是以圣人為而不恃,功成而不處①,其不欲見賢②。
【注釋】
①處:有“占有”的意思。
②見:通“現(xiàn)”,表現(xiàn)。
【譯文】
自然的規(guī)律,不是很像張弓射箭嗎?弦位高了就把它壓低一些,低了就把它舉高一些,弓弦拉得過滿了就把它放松一些,拉得不足了就要把它拉滿一些所以自然的規(guī)律是減少有余的補給不足的??墒巧鐣姆▌t卻不是這樣,要剝奪不足的用來奉養(yǎng)有余的人。那么,誰能夠把有余的拿來補給天下的不足呢?只有有道的人才可以做到。因此,有道的人有所作為而不子持功高,有所成就而不居功自傲,他不愿表現(xiàn)出自己的賢能。
自然運轉(zhuǎn)的規(guī)律,是趨向均勻化,是以有余者必然會逐步向不足者填補。這是“大道平等”之理的體現(xiàn)。 然而,人道何以出現(xiàn)不足者反而向有余者供奉的現(xiàn)象呢?那是因為人從出生開始,就與自然隔離了,這是自尋死路的道路。圣人深知人不能獨立于自然之外,只有合于大道才可能長生久視,所以效法自然,將有余者減損,用來彌補天下之不足。 這里的“天下”,指身體這個小國家。“有余者”,指識神;不足者,指民眾――元精。減少識神過度思慮,節(jié)省下大量精氣,在以法令“減損”者沿任督二脈逆行返還,則元精自然充盈。廣義的元精,包括元神元氣,如此,精滿氣足神盈則在轉(zhuǎn)念之間。 具體心法:為而不恃,功成不處,不欲見賢。“為而不恃”指做事而心中無物隨應(yīng)隨忘;“功成不處”之即使行功有得也應(yīng)放空所得之果;“不欲見賢”指不去辨別賢愚之心念。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soujuw.cn/daodejing/62082.html.
聲明: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(quán),注重分享,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,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(lián)系,或有版權(quán)異議的,請聯(lián)系管理員,我們會立即處理,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(wǎng)絡(luò),轉(zhuǎn)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若有來源標(biāo)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(quán)益,請立即通知我們(管理員郵箱:602607956@qq.com),情況屬實,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,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,謝謝!